【一曝十寒和一暴十寒哪个正确】“一曝十寒”和“一暴十寒”这两个成语在日常使用中经常被混淆,很多人不清楚哪个是正确的。其实,这两个词都源于古代典籍,但只有“一曝十寒”是标准的成语用法。
一、成语出处与含义
“一曝十寒”出自《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这里的“暴”通“曝”,意思是晒。原意是指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只晒一天,却冻了十天,也无法生长。后来引申为做事没有恒心,不能坚持,常常半途而废。
而“一暴十寒”虽然字面上与“一曝十寒”相似,但并非正式的成语,也不是经典文献中的用法。它可能是对“一曝十寒”的误写或误传,缺乏历史依据。
二、常见误用情况
在现代汉语中,“一暴十寒”常被误用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尤其是在网络语言或口语中。但由于其非规范性,建议在正式写作中使用“一曝十寒”。
三、总结对比表
| 项目 | 一曝十寒 | 一暴十寒 |
| 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非正式出处 |
| 正确性 | ✅ 正确成语 | ❌ 非规范用法 |
| 含义 | 做事没有恒心,不能坚持 | 含义相同,但不被认可 |
| 使用场景 | 正式写作、书面语 | 口语、网络用语 |
| “暴”字解释 | 通“曝”,意为晒 | 不符合古文用法 |
| 是否推荐使用 | ✅ 推荐使用 | ❌ 不推荐使用 |
四、结语
“一曝十寒”是唯一被广泛认可和使用的成语形式,而“一暴十寒”虽然字面相近,但在正式场合中并不推荐使用。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因用词不当造成误解。
以上就是【一曝十寒和一暴十寒哪个正确】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