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后原文翻译、赏析、注释】《登科后》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科举高中后的喜悦心情。这首诗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士人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艰辛与成功后的激动。
原文: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
以前生活困顿,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如今考中进士,心情无比畅快。
在春风中骑马奔跑,脚步轻快,
一天之内仿佛把长安城的花都看完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于孟郊中进士之后,是他人生中极为重要的时刻。他曾经多次落第,生活贫困,内心充满压抑和苦闷。而“登科”(即考中进士)后,他的心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诗中流露出一种久旱逢甘雨般的欣喜。
“昔日龌龊不足夸”一句,道出了他过去的艰难处境;“今朝放荡思无涯”则表现了他此刻的自由与豪情。后两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更是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他内心的欢愉与对未来的憧憬。
这两句诗也常被用来形容人在事业或人生取得重大突破时的兴奋与满足感,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注释:
- 登科:指科举考试中榜,即考中进士。
- 龌龊:原意为肮脏、不整洁,这里引申为生活困苦、处境低微。
- 放荡:此处并非贬义,而是指心境豁达、无拘无束。
- 思无涯:思绪没有边际,形容心情舒畅、心旷神怡。
- 春风得意:比喻顺心如意、事业顺利。
- 马蹄疾:马儿跑得很快,象征着轻松愉快的心情。
- 长安花:长安是唐代的都城,这里泛指京城的繁华景象。
结语:
《登科后》不仅是一首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下士人的命运起伏。它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是古诗中难得的佳作。读之令人动容,也让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人生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