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当前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整改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问题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全面梳理当前在行政审批、市场监管、法治环境、融资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通过系统性整改,推动形成更加公平、高效、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问题分析
(一)审批流程繁琐,效率有待提升
部分事项仍存在多头审批、重复提交材料、审批时限过长等问题,影响企业办事效率。
(二)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存在偏差
一些惠企政策在基层落实中存在“最后一公里”梗阻,政策知晓率低、执行标准不统一、兑现难度大。
(三)监管机制不健全,执法随意性较强
个别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重处罚、轻指导”现象,执法尺度不一,对企业正常经营造成干扰。
(四)企业诉求反馈渠道不畅,响应速度慢
企业反映问题后,缺乏有效的跟踪督办机制,导致问题解决周期长、效果不明显。
三、整改任务与措施
(一)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1. 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
2. 推广电子政务平台,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办、掌上办”。
3. 建立审批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清理不合理审批环节。
(二)强化政策落实,确保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1. 建立政策发布、解读、宣传一体化机制,提高政策透明度。
2. 设立专项工作组,对重点政策实施“回头看”,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3. 推动财政、税务、人社等部门协同联动,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
(三)完善监管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2. 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3. 建立涉企检查备案制度,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执法。
(四)畅通企业诉求渠道,提升服务响应效率
1. 搭建企业服务平台,设立专门的企业服务热线和线上反馈渠道。
2. 建立企业问题台账,实行分类处理、限时办结、跟踪反馈机制。
3. 定期开展企业满意度调查,及时掌握企业真实需求和意见建议。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优化营商环境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整改任务。
(二)强化督导考核
将优化营商环境整改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定期通报整改进展情况。
(三)注重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整改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要求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整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地见效,切实提升区域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结语: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通过本次整改,进一步补齐短板、提升效能,推动营商环境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为企业创造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发展环境。